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22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改善乡村医生职业现状的建议)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224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改善乡村医生职业现状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经商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委编办、区人社局,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的建议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1条,涉及协办单位3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一、针对“提收入”的建议。
台儿庄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财政职责,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一是足额安排医疗卫生资金支出预算。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资金等方式,加强财政投入统筹,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样板村卫生室建设奖补、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资金足额纳入年初预算。二是明确不低于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用于村卫生室。用于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机制,促进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做好经费的精细化结算。三是强化专项补助资金保障。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近两年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样板村卫生室建设奖补、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资金4480万元,为助力村卫生室发展、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下一步,区财政局将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财政支持保障作用,推动我区村卫生室发展、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一是加强资金筹措,夯实资金保障基础。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加强本级财政资金统筹。同时精心组织项目申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补助资金等,切实保障我区乡村医生与村卫生室发展资金需求。二是强化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加强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应用,确保财政资金精准高效保障乡村医生收入水平提高与村卫生室发展。
二、针对“给保障”的建议。
(一)针对“建立乡村医生分类解决社保机制”的建议。具体办理措施为:积极协助区卫健部门开展乡村医生现有参保类型(职工养老/居民养老/未参保)等关键信息普查,建立全区乡村医生社保数据台账,为分类参保提供精准依据;积极向上争取,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职工养老的乡村医生,建议区财政实行分类补助;创新政策宣传与经办服务。联合银行、税务部门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宣传各项社保政策,提升乡医参保率。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流程,让乡医办业务少跑腿。
(二)针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力度”的建议。
具体办理措施为:根据年度用编进人计划,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合理设置岗位条件,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按规定适当放宽学历、专业、户籍、年龄等条件,及时完成招聘工作。着力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直评直聘”的基层职称制度,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全省统一的职称评审或基层职称评审,取得基层职称人员在乡镇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时,与取得全省统一职称人员同等对待。在乡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且符合职称申报条件的人员在申报相应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时,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评审通过的,可设置特设岗位予以聘用,不占单位相应常设岗位。
三、针对“扩队伍”的建议。
依规核定编制,优化基层医疗卫生编制资源。按照省委组织部、编办和省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山东省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鲁卫发〔2018〕6号)以及省编办、省卫计委《关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编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2018年)等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以县(市、区)为单位按服务人口数量核定,乡镇卫生院按照服务人口的1-1.5‰核定。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测算依据,2023年我办会同区卫健部门对乡镇卫生院开展编制测算,我区5个乡镇卫生院应核定事业编制总量为245-361名,实际核定事业编制376名,总量已超过最高核编标准。经与卫健、人社等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协商,同意在现有编制总量内,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动态调整基层卫生院编制和人员。
四、针对“调结构”的建议。
(一)构建“本土化”人才供给体系,让乡医队伍“稳得住”。
1.探索“区招镇管村用”管理机制,积极引才补缺口。打破村医“个体执业”旧模式,将一体化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摸排梳理乡医缺口,2024年通过“区招镇管村用”方式,招聘首批大学生乡村医生4名,有效缓解了涧头集镇王壮村万西村、西徐塘村、泥沟镇西兰城村卫生室乡医生短缺问题。4人均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管理,大学生乡医职业归属感显著增强。2025年计划利用公费医学生入编后的空余编制,继续通过“区招镇管村用”方式,补乡医人才队伍缺口。
2.实施“精准选派+柔性返聘”双轮驱动。组织召开卫健系统“凝聚青年力量,共筑健康未来”青年人才座谈会,制定并下发《关于选派青年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挂职锻炼的实施方案》,通过选派局机关青年人才挂职副院长,区级公立医院青年骨干医师支农,选派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及公费医学生定点进驻村卫生室;柔性返聘“退休乡医”,对身体健康、愿意继续服务的退休乡医,返聘到村卫生室,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教年轻村医等形式,短期内快速充实基层力量。
(二)打造“实用化”能力提升平台,让乡医服务“看得到”。
1.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分类实施新手村医“筑基工程”、骨干村医“提能计划”,针对新入职村医,开展规范化培训,重点培训常见病诊疗、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实用技术。每年选派骨干村医到区、市级医院进修学习,重点学习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推拿)、妇幼保健等,协助村医提升诊疗救治能力。
2.构建“线上+线下”结对帮扶。线下,通过开展“万名医护进乡村”,选派区级医院医生与村医建立“1+N”结对帮扶,每周到村卫生室坐诊带教1次,面对面指导病历书写、诊疗规范。线上,通过心电一张网远程会诊、用药指导等方式,村医遇到疑难问题可实时连线区级专家。
(三)探索“特色化”服务模式,让乡医作用“发挥好”。
1.推行“驻点村医+签约服务”。针对边远山区、地广人稀村落,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药、体检、健康指导等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慢病有人管”。
2.创新“中西医结合”服务品牌。依托本地中医药资源,培训村医掌握拔罐、中药敷贴等四类六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村卫生室开设“中医阁”,提供低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8月8日


鲁公网安备370405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