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文旅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我市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自: 时间:2020-07-31


吴元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台儿庄是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京杭大运河是台儿庄的母亲河,是台儿庄的生发之河、繁荣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生发之河。明万历年间,为避黄河水患,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三公”开泇行运,形成了台儿庄运河(也称泇河、韩庄运河);台儿庄运河上起微山湖湖口,东至鲁苏省界处陶沟河口,长42.5公里,流经台儿庄39公里,灌溉农田12万亩。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繁荣之河。台儿庄运河开通时设8座船闸,其中台庄闸是北上漕船驶入山东的首站。台庄闸的设立,使这里成为历史上的“水旱码头”,呈现“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如今的台儿庄运河河槽平均水深4米,河道常年通行千吨级货船;区内台儿庄闸和万年闸两个船闸枢纽,年过闸量超过亿吨。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建成运行,台儿庄泵站成为进入山东的第一站。文化之河。台儿庄位于大运河的中间节点,这里吸纳了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燕赵文化的精华,融合了秦晋文化和外来文化,留下了古寺、古街、古闸、古驳岸、古码头等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鲁南皮影、鲁南花鼓、运河船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月河)3千米古河道是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运河文化的活化石”。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使台儿庄一战成名,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生态之河。台儿庄运河是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运河河道;区内河网密布、水系众多,有大中型河流13条、177公里,形成了25平方公里的运河湿地;古城内桥梁码头交错、水街水巷纵横,与大运河相通,可以“水上游古城、船上听故事”,呈现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水乡图景。

二、争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领头羊。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了“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要求;去年以来,国家和山东省先后提出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从自身看,台儿庄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沿运的江苏扬州、浙江杭州、北京通州等地相比,我们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存有差距。去年12月份以来,我区先后到国家发改委、文旅部、交通运输部和省市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同和支持,整体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明晰发展思路。在战略定位上,我们坚持以高度文化自信为引领,肩负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使命,围绕“中华运河文化传承核心区、世界文化遗产、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区域休闲度假中心”定位,把运河文化、大战文化融入到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把台儿庄运河打造成为山东运河文化展示“第一窗口”,争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领头羊、排头兵。在路径选择上,秉持“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快进与慢游相互衔接、传统与现代相互支撑”的总体原则,以打造“枣庄市沿运文旅发展新轴线、大运河城市文旅会客厅”为总体目标,着力构建“台儿庄古城--大运河--南部山区--大运河文旅小镇(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及文旅功能拓展区)--微山湖”区域联动的“一城一河一山一镇一湖”发展新格局,形成大运河文化带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交通网络高效连接、多点联动合力发展的区域文旅空间发展新格局。

做好保护传承。台儿庄古城是运河文化、大战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古城、做强古城,就是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大战文化基因。2008年我们实施了台儿庄古城恢复建设工程,通过保护开发运河遗产,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展示营造运河风情,再现了当年沿运重镇的繁荣景象。在古城重建过程中,坚持“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理念,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传承上,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聚焦打造非遗品牌,推出一系列具有传统文化风韵的运河大鼓、柳琴戏和皮影戏等文艺展演和民俗活动,打造了中华端午文化节、国际赛龙舟、年博会、贺年会等独具运河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在文化载体建设上,建成了运河奏疏博物馆、中国税史博物馆、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等精品博物馆,助力运河文化发展传承,实现运河文化保护性传承,再现了运河历史名城真实风貌,实现文化活态传承。

推进文旅融合。近年来,我们立足自身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走出了一条以文旅融合带动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去年全区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下步,我们将抢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推进城市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把文化优势、资源优势更多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一方面,推进古城“二次创业”。开展古城发展战略研究和创意策划,实施业态品质提升行动,持续增强古城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吸引力。持续开拓高端市场,加强与京沪高铁、大运河沿线城市和淮海经济区城市的合作,放大旅游目的地、集散地效应。另一方面,整合旅游资源,构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全域旅游台儿庄样板。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东提、西融、南跨、北扩、中疏”,有序更新城市,打造一批文化街区和夜间经济聚集区。大力发展数字旅游,实施“5G”通信基础设施项目,用好旅游大数据中心,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数字重构、虚拟展示,全景展现台儿庄魅力。

积蓄发展后劲。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一批项目。投资10亿元的运河印象文旅小镇、投资2亿元的希尔顿欢朋商务综合体、投资2.3亿元的开元颐居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加快建设。投资6.6亿元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暨综合停车场、与功夫动漫公司合作投资5亿元的大运河动漫产业暨大运河IP项目已落地实施。签约一批项目。投资20亿元的铁甲雷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已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正在进行概念性规划。与复星旅文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文旅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培育、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与紫光融信金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50亿元规模的基金,重点支持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一批项目。包装策划了投资50亿元、占地1000亩的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暨大运河文旅小镇综合体项目,投资20亿元的城市阳台综合体项目,投资10亿元的库山文旅综合体项目,投资30亿元的运南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同时,加快与江苏省金刚文化科技集团就智能文旅项目、江苏福星智能停车技术有限公司就智能停车场项目、绿地集团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杭州赛石园林集团就湿地综合体等项目的洽谈推进,争取早落地、快实施。

三、着力提升台儿庄交通枢纽组织能力。去年底以来,借助国家重点工程的机遇,我们通过科学论证、多方协调、主动争取,一批事关台儿庄未来发展的重大道路交通工程挤进了省市的盘子,这将激活鲁南地区的交通网络,让台儿庄迈向“快速通达”时代。

一是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和ETC出入口项目。项目选址在京杭运河和伊家河之间,将以服务区为依托,规划游客服务中心、运河文旅小镇、运河红色文化展示、大运河码头公园、低空飞行、农耕农事体验、自驾游房车营地等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打开一扇对外交往的大门,形成鲁苏交界处山东对外形象的第一窗口,对于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已与山高建设管理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服务区迁建方案报山高建设管理集团公司待审,服务区房建及综合体策划方案完成编制。

二是国家级运河大堤景观大道项目。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是在京台高速公路上打开的一扇窗,但游客从这个窗口到古城,还要沿大运河修一条旅游通道。为此,我们规划争取了全长36公里的运河南大堤景观大道,项目结合环城生态廊道,打造横贯台儿庄的“快进慢游”通道,形成“春季观花、夏季林荫、秋季赏叶、冬季观果”的“七彩运河”景观效果。目前,项目工可已获得市交通运输局批复,正在开展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洪评等工作。

三是新泰至台儿庄(鲁苏界)项目。目前,一期新泰至马兰屯段路基施工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年底前完工通车。二期马兰屯至鲁苏界段的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跨运河大桥桩基施工。

四是京台高速至新台高速台儿庄连接线项目。这也是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来的一个项目,经过几个来回的报批,把2035年前实施的中长期规划拿到今年实施。目前,该项目已获得省政府批准,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研究论证,力争2021年开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23公里,总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后,台儿庄及附近区域将形成“两横两纵九出口”的高速路网格局。    

五是高铁枢纽项目。目前,济南至枣庄旅游高铁已确定延伸至台儿庄,以此为基础,我们将积极争取对接到江苏的铁路网,让济枣铁路和徐州方向来的S1城际轨道交通线在台儿庄交汇,形成新的省际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六是适时启动微山湖景区--台儿庄古城--骆马湖景区旅游航道项目。借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运河航道升级的机遇,争取开通台儿庄大运河水上游客航线;这条水上航线北连微山湖景区,经5A级景区台儿庄古城,南至徐州市骆马湖景区,全长95公里,规划建设万年闸、台儿庄闸游客航道和专用船闸,实现客、货闸分离,达到“一城连两湖、一河游两省”的综合枢纽功能。同时,通过在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附近设立的直升机停机坪、游船快艇码头,实现水陆空复合式旅游接驳,增加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

下步,我们将在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抢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努力把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打造成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样板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创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请以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张辉   联系电话:0632-6611762。  


2020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