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基层卫生院工作转型的建议)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
您们提出的提案《关于加快基层卫生院工作转型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医药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经商会办单位台儿庄区委组织部、台儿庄区教育和体育局、台儿庄区财政局、台儿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的建议5条,其中涉及我单位5条,涉及会办单位3条,已采纳落实5条,落实率100%。
一、针对“人才队伍建设:以‘引育留用’破解瓶颈”建议。一是定向培训本地优秀人才。通过“区招镇管村用”机制,2024年招聘4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落实编制、保障待遇;优先安置2025年公费医学生9人;利用空编招聘事业编制人员,降低基层空编率。二是优化职称晋升机制。坚持“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坚持实事求是,分类评价,注重基层贡献,突出实绩业绩,提高工作量、工作实绩、业务能力和基层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基层卫生人才的奉献精神和在急难险重等重大任务中的现实表现,引导基层人才扎根奉献,有效吸引人才向基层流动,推动基层卫生人才振兴。推进基层人事制度创新,将基层服务年数、实绩作为人才晋升晋级的重要标准。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人获评基层卫生正高级、43人获评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三是落实“大病不出区、小病在社区”目标,创新开展“省级专家下乡村”行动。通过构建“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联动网络,将三甲医院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省级专家每月2天、区级骨干每周4天“双驻点”进驻样板村卫生室。省立医院袁林、魏广福等赴涧头集镇孙楼村、顿东村等卫生室开展义诊,提供影像诊断、用药指导等“零距离”服务。2025年累计组织省级专家下沉15批次,覆盖5个镇街26家村卫生室。省立医院专家延伸至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到新建卫生室坐诊20次,服务群众600余人次;开展“‘瞳’心向党基层赋能—‘光明行·手足情’枣庄公益行”“‘振兴号’基层直通车”等大型讲座、义诊活动10次,免费为1500余名患者进行诊疗,治疗白内障、三叉神经痛等疾病。
二、针对“设施与服务升级:聚焦需求补短板”建议。一是设备更新分布实施。推进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以涧头集镇中心卫生院为依托,实施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能力提升项目,计划新建门诊综合楼、康养综合楼,改造原病房楼,增设急诊急救中心等科室,总投资2.36亿元。目前已完成发改立项审批,正办理规划、环评等手续。二是打造特色中医服务。邳庄镇、张山子镇卫生院已建成“中医馆”,并在10个村卫生室设立“中医阁”,推广艾灸、贴敷等适宜技术。依托区中医院培训基地,开展9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183人通过考核。三是慢性病管理精细化。加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促进,加大对慢性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力度,建立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包括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体重管理、健康体检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及依从性,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向签约居民推送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营养、体重管理等健康提醒,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针对“信息化建设:打通‘数据孤岛’”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明确基层卫生院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两者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提供一站式服务,门诊标准化医防融合流程改造并运行,诊前,由公卫人员引导非急诊居民完成基本健康指标自测、电子健康档案开放查询、家庭医生签约等,相关指标同步上传至公卫、His系统和手机查询档案端;诊中,门诊医生便捷点击查询档案、随访、体检等信息,了解居民既往疾病、用药等健康状况;诊后居民回到健康驿站健康咨询、运动膳食指导,预约下次随访时间。2025年三家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开展平稳,2025年1~8.31日,全区3家二级医疗机构已全部纳入检查结果互认系统,共调阅13097次、互认4182次,节约费用35余万元,年底前涧头集镇中心卫生院、泥沟镇中心卫生院纳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二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落地,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就医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运行效率,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区六家基层医疗机构与枣庄市立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服务,实现便捷问诊。
四、针对“管理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建议。一是实行“公益+绩效”考核。对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将基层卫生院半年及全年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年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需聚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孕产妇及儿童等重点人群档案质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等核心任务,明确将评价结果按等级与公卫专项资金拨付额度挂钩,按绩效得分进行奖励资金分配,对评价优秀的单位予以资金倾斜和表彰,对未达标单位扣减相应资金并督促限期整改,切实提升公卫服务能力。二是探索“卫生院+养老院”模式。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卫生院依托“山东省中医特色卫生院”的优势,创新开展“中医药特色医疗+机构养老”两院一体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共享卫生院的医疗资源,有效破解了当地养老服务的难题。2025年,自筹资金在东院区建成银杏颐养院一期,设置床位23张,配备中医康复室、休闲活动等功能区域,开展“中医理疗+生活照护+医疗救治”三位一体服务。目前,一期颐养院入住率已达100%,不仅缓解了张山子镇养老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提升了卫生院的社会公益形象。下一步,医院计划建设银杏颐养院二期,新增医养床位50张,以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红色传承铸医魂,守正创新惠民生。张山子镇卫生院通过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深化医防融合机制,成功构建了“医防-医疗-养老”三位一体的闭环生态系统,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三是实施院长能力提升计划。区卫健局定期召开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医院管理中遇到的难点,相互交流。2025年借助卫生院服务能力提高培训班的机会,区卫健局派出3人到济南参加封闭式培训。
五、针对“强化实施保障”建议。一是强化财政统筹。2024年建成区医养结合康复中心(2.3亿元)、区人民医院新院(8.6亿元),加快推进区中医院新院(5.2亿元)及邳邳庄镇卫生院扩建项目(7500万元)。二是纳入政府考核。各镇卫生院争先创优,对好的经验做法,争取市对区的现场会。2025年市政府对张山子镇卫生院东院区进行实地参观。同时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对镇街的考核,以此加快村级网底建设。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依托区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进展;线下在卫生院服务大厅设置宣传专区、在村镇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免费义诊等活动,让群众现场体验卫生院转型带来的服务变化,逐步提升群众对基层卫生院的信任度,引导群众优先选择基层就医。
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8月14日


鲁公网安备370405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