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00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水稻多元化种植,助力全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关于推进水稻多元化种植,助力全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区是山东省粮食生产重点区(县)之一,人均粮食贡献位于全省前列。水稻是我区重要的口粮,与小麦、玉米并称三大粮食作物,自种植以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成省、市综合考核粮食任务指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涛沟桥”大米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成就了在全国的声誉,经过农业农村部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于2021年6月4日发布公告为“2021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台儿庄区邳庄镇作为枣庄市唯一一个种植水稻的乡镇,为进一步推进稻米品质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第四次稻改工程,并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下,创新推出了“稻改+乡村旅游”“稻改+科研”“稻改+品牌”“稻改+特色种养”“稻改+党建”等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开辟了新路子。台儿庄区稻改经验先后被山东省电视台、省文旅厅、环保厅等官方微博争相报道和转发,并被学习强国APP重点推介。2018年7月,邳庄镇沧浪庙村荣获“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2019年8月,邳庄镇获批成为山东省首批4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之一。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局及邳庄庄镇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对接台儿庄古城溢出效应,做大做强水稻产业规模、拉长水稻产业链条,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下,实施了以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特色和目标的稻改工程,并在实践中创新推出了“稻改+乡村旅游”“稻改+科研”“稻改+品牌”“稻改+特色种养”“稻改+党建”等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稻改经验先后被山东省电视台、省文旅厅、环保厅等官方微博争相报道和转发,并被学习强国APP重点推介。2018年7月,邳庄镇沧浪庙村荣获“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2019年8月,邳庄镇获批成为山东省首批4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之一。
一、“稻改+乡村旅游”模式,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坚持把精品水稻示范园作为景点来打造,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水稻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特色节会发展,依托尚庄村千亩精品水稻示范园、十里稻香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精心绘制彩色“稻田画”、搭建观景平台、整修乡村游绿道,设计开发“涛沟人家”品牌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带动脱贫260户760余人。
二、“稻改+科研”模式,带动乡村人才振兴。一是打造领军人才汇聚平台。成功举办“稻改+”创新发展论坛,促成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农村水利所与“三水农业”合作社联合工作站点。聘请3名博士担任农业顾问,联络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建成三水农业示范基地。立足未来3-5年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加大人才储备,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养工作,与5名农科生签订协议。二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借力省级优质鱼项目实施契机,发挥“三水农业示范镇”效应。积极联络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等相关专家,选定“圣稻18号”作为稻改主要品种,已建设藕鱼混养池20个、稻田蟹养殖1000亩。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涛沟人家”精品稻米、台莲牌水田藕等2项名优“三水”农产品。三是打造乡村人才培育平台。依托2000亩优质水稻基地和150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着力培养本地三水农业乡土人才,鼓励参与“优质三水产业项目”、“省级优质渔项目”等生产建设项目,让水稻农业人员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建立以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为龙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桥梁,水稻养殖户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培训推广体系。截至目前,培训三水农业人才256人。
三、“稻改+品牌”模式,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引入品牌建设模式,在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推陈出新。一是深挖稻改历史,打造“邳庄故事”品牌。挖掘邳庄镇建国以来4次稻改史,提炼总结“敢为人先、同心同德、拼搏奉献”的十二字稻改精神,借助省级涛沟河田园综合体打造“稻香文化记忆馆”,邀请市级人大代表、退休老干部闫保民进行稻改精神宣讲,真正把稻改精神融到全镇上下干事创业的初心和使命。搭建涛沟桥村、尚庄村两处稻改文化大舞台,邀请省文化馆演出团队走进邳庄,与本土凤云艺术团体同台奉献了两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温本土那段激情澎湃的干事历程,感受着邳庄文化振兴的原滋原味。二是搞好活动结合,打造“邳庄主旋律”品牌。以“忆稻改”为主题,启动邳庄镇首届新米节,充分发挥连片带动作用,由南到北依次打造涛沟桥、尚庄、官庄、小李庄、燕井、小集子6处文化大院,建成涛沟桥、尚庄、小李庄3处文体广场,建成尚庄、孟庄、小集子3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真正把稻改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相融入,为村民提供享受“精神食粮”的场所。依托尚庄村千亩精品水稻示范园、十里稻香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启动稻米开镰仪式,为美丽乡村添一抹温情。三是挖掘传统文化,打造“邳庄文化”品牌。 以 “稻改故事”为引申,推出境内西墩汉墓群、观音庙、沧浪庙、桃花桥等文化遗址系列故事,挖掘沧浪庙、涛沟老桥、黄林学堂、石佛寺等传统文化资源,投资100万元完成涛沟老桥改造,规划建设“水墨涛沟”、“生态尚庄”、“毓秀黄林”、“汉韵马庄”等文化景点,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四、“稻改+特色种养”模式,带动乡村生态振兴。主打“稻田+”模式,坚守乡村生态振兴目标,整合资源。一是发展循环农业,打造立体种养模式。依据涛沟桥村、尚庄村、沧浪庙村的优质稻田和区位配套优势,成立涛沟桥涛沟桥米业有限公司,通过“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水里养蟹、基上果蔬”立体循环种养,施用有机肥,采用绿色防控,配套溯源系统,形成以水稻为基础的“稻田+”有机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目前,全镇有水稻田2万余亩,发展“稻田+”项目1000亩,正在实施“稻田+大杂蟹”300亩,还在逐步扩大。二是发展观光林业,打造绿色生态基地。以“稻改”促“林改”,依托尚庄村千亩艺术稻田观光效应,科学布局绿色空间,孟庄村建成融观光休闲、婚纱摄影、生态防护为一体的300亩台东森林公园,彭庄村完成千亩池杉林建设,村集体年实现增收10万元以上。沿涛沟河绿色漫道,注重绿化美化层次递进、路段相异,建成“四季有花、乔灌错落”的“十里芳菲、彩虹绿道”,成为“网红打卡地”。借助涛沟河水乡资源,引进“桃李春风”模式建设“春暖涛沟”康养区,推动上海5000万元的涛沟桥叶园葡萄主题公园项目落地涛沟桥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带动群众人均收入增加500元。三是探索尝试,实施农业龙头带动。结合稻改工程,创建村集体公司--涛沟桥米业有限公司,搭建“企业+公司+合作社+效益单元”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探索并建立“1+N”机制(即:1家龙头企业“涛沟桥米业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流转户、大学生追梦人、返乡农民工领路人、村社致富带头人等N种组合),切实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