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07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打造区域性医养融合发展高地的建议)
台儿庄区卫生健康局
关于对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07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打造区域性医养融合发展高地的建议)
关于打造区域性医养融合发展高地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健全完善养老和医疗结合机制。“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自2018起6处公办敬老院与当地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在养老院内设卫生室,按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卫生室的基本标准配备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师,并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逐级转诊,医疗资源共享。既节约医保资金又减轻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民办养老机构也可以逐步采用协议合作的方式,配备内设卫生所,方便老人及时就诊。
一是健全完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养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实现医养服务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我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成,服务网络正在建设中。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为70.7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72.05%。枣庄市台儿庄区义工金晖助老服务中心,是我区培育的一家集智慧养老、健康养老民办非企业单位。该中心位于台儿庄区东顺路繁荣街社区,该中心是一家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特性,该中心积极推行集社区照顾、大病预防、紧急救护、医疗帮扶、精神慰藉、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五位一体”的助老新模式,为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服务。该中心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4G技术,互联网+的一键式思维方式来运作。该平台是以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单位、企事业等服务机构为网点,集呼叫中心、信息服务、远程医疗、子女关爱等多功能为一体,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上门服务、主动关怀、信息推送、社区医疗等服务。
二是建立健全机构医养结合养老。辖区内的9家医疗机构均为老年人就医开通了绿色通道。具体做法:医疗机构在门诊导医台设立“老年人就诊服务处”,负责为就诊老年人提供接待咨询、预约就诊、就医指南、转诊服务等。医疗机构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提供挂号、收费、取药、医保报销、入(出)院办理等快捷服务。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开设老年病科,为就诊老年人开展综合诊疗,提供专业化的诊疗、康复、护理意见。二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分别与辖区内的养老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协议合作机制,畅通快速便捷的转诊渠道,将需要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及时转诊至相应的医疗、养老机构。按照《山东省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服务规范》落实了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及药品耗材配备等要求。同时,6家基层医疗机构均新设或增加了老年康复、护理床位。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支持具备资质的养老机构开设卫生室或门诊部等,为居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二、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借助我区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我区的医养结合事业。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台儿庄区加快推进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工作方案》(台政办字[2018]29号),明确了区财政、民政、卫生健康、人社、医保等多个部门的职责,明确相关政策标准。多部门联合,出台统一政策,会商联动推进。将符合医养结合标准的养老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范畴,拟将其认定为医保定点机构。落实好国家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补贴措施,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到医养结合。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防止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民办医疗机构套用医保资金支付养老床位费,制定完善了准入和退出机制,使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医学院校联合办班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与枣庄职业技术学院古城分院和区职业中专联合,开设老年护理等专业,培养既懂管理又有丰富医学知识的专业人才。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组织现有养老服务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国家专业护理员级别考试,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对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建立专门的培训制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提高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障水平。将老年人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实行倾斜性政策。建立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做好医疗护理和长期护理的有机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扩大险种覆盖范围。由区医保局牵头的长期护理险正在持续推进,目前,长期护理险覆盖了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6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枣庄禧亲源康复养老中心等机构,入住机构老年人发生的长期护理费用已经正常报销。区医保局积极与区民政局协调,正在将6家公办镇(街)敬老院、2家民营敬老院纳入长期护理险服务机构范围。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疗性康复提供相应保障。支持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责任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提升个人养老能力,降低机构经营风险。
五、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开展多元化社区医养服务,引导社会力量新建管理运营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社区医养服务的主体。投资8000万元的枣庄禧亲源二期工程预计于8月底投入运营,投资6.5亿元的枣庄市台儿庄区医养结合康复产业中心建设项目、投资4亿元的人人健康医养结合项目已经获得立项审批,正在积极协调土地等相关手续,力争今年有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加强义工组织建设等,给予社区老年人更多关爱照顾。
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