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枣庄建市60周年。2021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有关会议和工作部署要求,主动适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以做好“八五”普法规划制定为主线,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在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推动普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枣庄建市60周年。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1.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首要任务。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活动,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普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2.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好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和各类基层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增强全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发挥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作用,适时召开会议,加强组织协调,统筹推进普法工作,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
二、抓好“八五”普法启动工作
4.总结宣传“七五”普法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科学谋划“八五”普法工作,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指导各部门各行业制定各自“八五”普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5.加强“八五”普法讲师团、志愿者和专家库建设。根据新时期普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手段,宣传“八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深入开展“八五”普法的必要性、重要性,面向社会,惠及人民。
三、持续落实好普法重点任务
6.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执行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分层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知应会法律目录。
7.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进《关于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和管理的意见》的实施,加大教师法治教育培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青少年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
8.继续实施旅游领域法治行为实践养成项目。结合“四德”建设、“三下乡”活动,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动各部门着力加强普法教育引导、促进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引导全体公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四、开展好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9.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突出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重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法治环境。
10.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结合民法典颁布一周年,组织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推动民法典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11.开展“攻坚突破·法治同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和“三项攻坚行动”,通过开展“法律十进”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为实现工业大发展、经济大提速、产业大提升提供法治的力量。
12.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学习宣传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扫黑除恶、反邪教、禁毒、教育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13.深入开展“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节点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好2021年“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和山东省法治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14.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建市60周年,大力宣传我市在普法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加强枣庄市地方性法规的学习宣传与解读力度。积极打造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法治文化阵地。
五、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
15.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公开报备、工作台账、工作会议、报告总结和评价通报五项制度。各单位要按时向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普法守法协调小组和区普法办书面报告半年和全年“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情况。组织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
16.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典型案例评选和推广活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推进以案释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案例的整理和报送。推动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开展实时普法、精准普法和警示教育,推动形成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新格局。
17.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借助“互联网+融媒体”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运用微博微信、头条号、微电影等推动“智慧普法”,开展移动式、全方位、立体化普法宣传,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打造新媒体普法品牌,扩大普法宣传受众面,提升普法宣传实效性。
六、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8.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做实做强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组织对第八批全国、全省、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开展复查,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创建质量。
19.认真组织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做好第五批全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示范点和全国、全省法治文化基地推荐工作。对已命名“全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示范点”开展“回头看”。
20.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完善阵地功能和作用。丰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引领,提升法治文化渗透力,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真正让法治文化元素走进群众,提高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