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头集镇2019年工作计划

作者: 来自: 时间:2019-02-14

2019年,涧头集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运南产业新区、边界商贸重镇、生态幸福家园”发展定位,聚焦“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四大重点领域,全力推动七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富裕生态幸福新涧头集。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5-6%;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抓动能转换培育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推进新蓝海装饰材料、邦齐机械等在建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年底投产达效;力争竖桩式发电、运南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拟建项目早落地建设,扎实做好机械部件制造、电商物流等在谈项目的洽谈磋商,着力强化经济发展支撑。推动企业质量变革。鼓励现有企业在技改扩能、合作新上、科技人才等方面下大气力,努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头雁”,协助尧程科技加快上市进度,引导明源机械、泷润建材等税源企业开展技术革命,督促明源机械加快二期扩建工程,推动现有企业再创新效益。聚焦积蓄发展新动能。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年内新引进项目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力争2个,通过“靶向”招商的撬动作用加快新动力的发展,提升镇域经济总体实力。

(二)抓乡村振兴提升支撑力,推动农村特色发展高质量。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继续推进干鲜果和绿色蔬菜种植体系,打造特色农业园3个,新认证“三品一标”3个。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引导农业多元化发展,推进农旅发展,做好董崮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建设。加快电商发展步伐。推动电子商务与来料加工业融合发展,建成运行电子商务孵化园,培育年销售额过亿元电商企业1家、过五千万电商企业1家,推进电商镇创建。拉动集体经济增收。扎实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增收计划,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特色农业、农村电商等途径,拓宽村级增收渠道,培育经济强村1个,逐步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倡树文明村风。以文明村、文明户创建为引领,发挥村规民约的教化导向作用,深化移风易俗,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农民致富水平。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大力培育农业致富带头人,打造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三)抓规划建设强化牵引力,推动镇村面貌提升高质量。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做好城镇总体规划,并突出各村实际、文化底蕴和自然禀赋等特色,完成32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做优驻地形象品质。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完成弱电下地、污水管网铺设、立面改造等工程;深化“厕所革命”,年内完成公厕改造提升任务;聚力引进商贸综合体等项目,推进综合农贸市场落地建设。推进农村路网建设。聚焦“通畅乡村”,着力实施六中至外环等道路升级工程,完成年度30公里道路硬化和维护,解决群众出行难题。打造美丽乡村。围绕“村庄环境优美”做文章,完成涧头村、桥上村、南庄村和穆庄村4个村庄的创建任务。强化城镇精细管理。重点对镇驻地、台利路、206国道等沿线进行整治,全面取缔占道经营行为,拆除店外店,规划停车泊位,打造“城镇综合整治示范街”2条,办好民生诉求。

(四)抓生态环境提高承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开展“增绿行动”。实施荒山复绿、沿河沿路、田间林网等绿化提升工程,做好206国道、孙庄至巨梁桥等绿色廊道打造,建设森林村居8个。开展水环境保护。持续巩固清河行动成效,开展运河涧头集段河道治理;保护好小山子等饮用水源地。强化山体保护。对上争取山体修复项目,完善监管、联动、巡查、整治“四位一体”机制,高压严查非法开采行为。推进治尘治气。集中整治工业污染、道路扬尘、燃煤锅炉等重点领域污染,做好全年全域秸秆禁烧、清洁能源推广等工作,严守“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巩固环保督察整改成果。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将镇域、路域环境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结合,突出“一核六路六河七节点”工作重点,实施“五化”提升工程,整治“脏乱差”,优化发展环境。

(五)抓民生事业扩大供给力,推动公共服务发展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做好1039户、2643人脱贫享受政策户的跟踪服务。依托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卫生院运作机制,提升卫生保健质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档升级村级文化阵地,完善健身器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社会保障。健全因病、因学等“支出型”家庭保障机制,完善老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关爱服务体系,夯实双拥优抚,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用好临时救助政策,兜牢民生底线。

(六)抓安全稳定强化保障力,推动社会治理高质量。打好安全生产持久战。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间的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整改;定期开展演练活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保障全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托民兵应急分队和消防队伍,建立综合性防灾减灾救援队伍;建立灾情信息员队伍,完善灾害灾情报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防汛、森林火灾应急救援设备的配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治安防控。发挥综治服务中心作用,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消除纠纷隐患。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各类黑恶势力,打击“保护伞”,让群众更有安全感。

(七)抓担当作为提升执行力,推动政务效能高质量。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工作落实、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等具体实践中,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扎实推进。勇于担当干事业。深入践行“工作落实年”,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大力开展“一线作战抓落实”行动,找短板补弱项,加大重点工作督导调度,做到常抓、敢抓、真抓,把既定的目标任务变为现实。持之以恒抓廉政。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政治责任,强化项目建设、惠民政策、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监管,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村务公开,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