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屯镇2021年工作计划

作者: 来自: 时间:2021-03-14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站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全方位推动马兰屯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镇比较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广阔,省道234、新台高速顺利通车,济枣高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马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示范镇各项扶持政策,为马兰高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把马兰的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主动融入全区“六大建设战略”发展布局,围绕“乡村振兴示范镇”这一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镇、产业兴镇、生态立镇、农旅活镇、党建固镇“五大战略”,牢牢守住安全和稳定“两条底线”,全面推进工业突破、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生态宜居、民生改善、效能提升“六大行动”,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6.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一、聚焦工业突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以“三项攻坚行动”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中楠包装、天耀淀粉、三一筑工等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努力引进一批上下游及产业链相配套的“关联企业”,形成以高端包装、纺织服装、绿色建材为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计划年内招引过亿元项目5个,5-10亿元项目1个,完成外资到位500万元。强化产业人才支撑,用活用足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与武汉纺织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计划年内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持之以恒抓项目、促发展,加快推进中楠高端包装产业园建设,一期工程年内实现销售额2亿元;支持三一智慧绿建拓展劳务管理平台应用场景,打造建筑管理行业新标杆;做好美其服服饰搬迁、科宏纺织技改扩建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升级;积极对接建筑全行业供应链、陶粒新型绿色建材等在谈项目,争取快签约、快落地、快投产。鼓励三一筑工、联海新材料、金森化工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天耀淀粉与武汉纺织大学王晓广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年产20万吨的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切片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争取尽快进入市场。着力培育摩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汇云村电商产业园、益多多生态产业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力争年内完成“小升规”,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规上产值零突破。

二、聚焦产业振兴,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省级产业强镇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为契机,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等工作,集聚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积极培育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力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涝洼地治理项目,确保汛期前投入使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9万吨以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方式,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生态循环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计划新认证三品一标2个。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规划“一园一中心一基地”(即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益多多净菜加工基地)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游、研学游、采摘游。借助台儿庄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科学谋划运河沿岸村庄发展布局,着力打造集特色种植、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强化智汇云村电商产业园的示范引领,促进辖区内电商产业抱团、集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补齐产业扶贫项目在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促进产业提质升级,让脱贫群众更好融入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由“脱贫”向“致富”转变。

三、聚焦城乡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紧跟全区“西融、北扩”战略规划,推进我镇东中西部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创卫成果巩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快东部融城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树牢“红色物业”品牌形象,力争2021年底物业管理小区业委会组建比例不低于60%,启动彭楼宿舍楼、海杨王朝、地税局宿舍楼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借助济枣高铁规划建设,谋划部署新区建设。按照镇域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年活动要求,持续加大对镇驻地示范片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镇驻地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品质化管理水平。做好港城融合、产城融合文章,统筹谋划马兰市场、马兰特色街区、八队片区建设,配套建设居民点,同步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让镇驻地成为服务镇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区域中心,引导人口聚集。抓好村庄规划布局调整,以旅游大道、省道231、新台高速沿线等村庄为重点,高水平规划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力争2021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农村垃圾、污水、改厕、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同时,继续坚定不移为北部文教新区做好服务,配合做好林桥北部棚改项目安置区建设,努力提升彭楼板桥棚改项目区建设服务水平;积极服务好新台高速二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济枣高铁、台韩路黄口桥段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

四、聚焦生态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严格执行控尘、控煤、控油、控烧举措,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毫不放松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完善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水生态安全。扎实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弃物监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发展”,全面打响山水林田大会战,重点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生态景观片区,环城生态廊道生态景观片区,大沙河、分洪道碧波映绿景观片区3个片区,实施12个重点项目,计划年内创建森林村居10个,绿色美丽庭院40个。对省道231、阿里山路、运河北堤、胜利渠、黄口村东、土楼—道庄等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彩化,对道路两侧缺株断档的绿化带进行补植,精心打造小品节点,提升道路景观效果,构建“水清、岸绿、花香、景美”的生态格局。

五、聚焦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公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稳步推进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和专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积极组织开展广场舞、太极拳等全民文化健身活动,丰富广大群众文体生活。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深入实施殡葬领域改革。深化平安马兰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着力探索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基层网格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底线思维,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助力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完成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