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台儿庄区疾控中心健康科普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鼠 疫
1.什么样的动物属于疫源动物?
疫源动物主要指病(死)的鼠类、旱獭、兔子、狐狸等野生动物,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上述动物。
2.鼠疫防控“三报三不”制度是什么?
鼠疫防控的“三报三不”制度,是一项控制鼠疫发生及早期发现疫情的有效措施。
三报:1.报告病死的老鼠、旱獭;2.报告疑似鼠疫病人;3.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突然死亡病人。
三不:1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2不剥食疫源动物;3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3.鼠疫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鼠疫潜伏期一般为1至6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
感染鼠疫菌以后,临床可表现为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型鼠疫等类型。腺鼠疫最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发热和局部淋巴结肿大,治愈率高。肺鼠疫常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咳血,由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败血型鼠疫症状也较为严重,预后较差。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携带鼠疫菌的宿主动物主要是鼠、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4.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指人在宰杀、剥皮及食肉时接触染疫动物,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而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时他人吸入时也可造成感染。
5.鼠疫是可以有效治疗的吗?
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6.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做好各种传染病包括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就当前来说,市民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以进行自我观察,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霍 乱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经口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及呕吐等。严重的可发生剧烈的吐泻,排大量米汤样大便,容易造成严重失水,肌肉痉挛,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霍乱是怎么传播的?
霍乱通过饮用未煮沸的水,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生熟食品共用同一砧板、餐具等可引起交叉污染;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途径传播。
三、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有呕吐、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该采集粪便或做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四、霍乱如何预防?
预防霍乱的方法简单有效,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各种食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证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在发生霍乱的地方,群众应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防止疾病的流行。
五、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的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
六、霍乱防治预防
1.隔离治疗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隔离治疗。隔离区内配备灭菌设备和药品,需消毒物品在隔离区内完成。
2.确定疫点疫区处理发现霍乱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的居住地点为疫点,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关更大范围确定疫区。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处理疫点疫区:即处理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严格、落在实处。对疫点疫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密切监测与管理疫区内饮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人群
①健康教育对疫点疫区内人员和周围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使疫区人群明白共同防治的重要,了解和掌握防病知识,共同参与控制流行。要求限制不必要的外出和相互间走动,宣传安全卫生的饮食方法以及餐具消毒方法。需要积极鼓励有腹泻症状或胃肠不适者尽早就诊。
②接种疫苗目前研制的新的霍乱疫苗为口服形式,一些国家已有灭活的口服疫苗或减毒的口服活疫苗可以使用。
乙类传染病:
流 行 性 出 血 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经老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传染病。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死亡。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变现是什么?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最短4天,最长2个月。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三大特征。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
二、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
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
三、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灭鼠、防鼠 :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措施。灭鼠方法为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或捕鼠夹、粘鼠板等多种方法。防鼠方法主要有保护老鼠的天敌,及时堵塞鼠洞,门窗合缝,排水口加铁栅,粮食勿暴露堆放,应放在密封、不易被咬破的容器里等措施。
预防接种:接种对象为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符合接种条件的16-60岁的高危人群。
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搞好环境卫生:不到草地上嬉闹玩耍,避免接触老鼠的粪便、尿;时常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类的食物、隐蔽场所及鼠类孳生地。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狂 犬 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又叫疯狗病、恐水病;该病主要是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为100%。
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主要在动物内传播。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马、松鼠、猪以及蝙蝠、狐、豺、狨猴、猫鼬和浣熊等野生动物。我国人间狂犬病病例主要由犬伤所致,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较为少见,仅占不到5%。约50%伤人动物为家养,其中绝大多数家养动物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流浪动物约占伤人动物总数的25%。
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因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也偶有报道。
狂犬病潜伏期从5天至8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根据病程,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兴奋期)、麻痹期、昏迷和死亡几个阶段。但实际上发病是一个连续的临床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系列可以独立分割的表现
一、何为狂犬病暴露及暴露分级?
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
I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
(2)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4)暴露于蝙蝠(当人与蝙蝠之间发生接触时应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伤、抓伤或粘膜的暴露)。
二、暴露后预防处置的内容包括哪些?
首先要判断暴露级别,根据暴露级别分别进行伤口局部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等相关处置。
(1)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判定为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3)判定为I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麻 疹
麻疹俗称“出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靠空气飞沫传染,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麻疹患者一般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需早发现早治疗。
1、潜伏期:10至14天,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3至4天,体温会在2至3天内升高,可高到40℃。第2至3天脸颊内侧黏膜可见白色斑点。
3、出疹期:发热后3至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
4、恢复期:出皮疹时间是3至4天,先从耳朵后面、发际开始,很快波及面部、躯干,4至5天后,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10至14天痊愈。
温馨提示:如果患者皮疹还未出齐就突然隐退,或者皮疹已经出齐而发热不退,或者出疹过程中出现了高热、气急、口唇发青、面色不好、四肢发冷、嗜睡、烦躁、抽筋等症状,需立即送医院诊治。
一、预防措施有哪些?
1、管理好传染源:由于麻疹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因此麻疹患者应隔离治疗,患者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未出过麻疹的小孩不要到患者家串门。
2、切断传播途径:患者居住的房间、用过的衣物,经通风、日晒后,空气中和衣物上的传染性颗粒即被稀释至可感染的浓度以下,且麻疹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很强,经此种方法处理后,传染性即不存在。接触过患者的人再去接触易感者时,也有携带病毒传播的危险,故应先更衣、洗手洗脸或在室外逗留20分钟,除去表面沾染的麻疹病毒。
3、保护易感人群:凡是没有出过麻疹且未接种疫苗的人,均为易感者,均应按计划接种疫苗,提高麻疹免疫水平。
禽 流 感
冬春季是禽流感的高发季节,特别是春节临近,人类接触禽类的机会明显增多。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以下几点:
1、禽流感就是在禽类中流行,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部分禽流感病毒亚型还可突破种属屏障引起人类感染,称之为人感染禽流感,常见的亚型有H5N1、H7N9等。
2、活禽批发、养殖场以及有活禽销售的农贸市场是防控禽流感的重点场所。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是高危人群。
3、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严重者可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4、改变购买和消费活禽的习惯,选择正规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生鲜上市的禽类。不自行宰杀禽类,不食用病、死禽肉,不去活禽市场或者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不购买来源不明的禽类,不要将购买的活禽与家养的禽类混养。
5、避免与活禽接触,尽量远离病、死禽类。如需接触,做好个人防护,且接触后及时洗手。
6、禽类及其制品一定要洗净、烧熟煮透后方可食用。在加工、食用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
7、做好个人卫生,勤开窗通风,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8、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诊,务必将发病前与禽类的接触史告诉医生。
肝 炎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伤为主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时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2.如何科学降低患病毒性肝炎的风险?
接种疫苗能大大降低患病毒性肝炎的风险,目前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甲肝、乙肝和戊肝。接下来为您介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
什么人群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人群普遍易感,通过消化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起病急。适龄儿童、青少年、医务工作者、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性质具有接触甲肝病毒的人,均推荐接种甲肝疫苗。
如何接种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程序为1岁半至2岁儿童免费接种1剂。甲肝灭活疫苗遵循自费自愿的原则接种,儿童12-18月龄期间接种第1剂,6-12个月后接种第2剂。成人:开始接种第1剂后,在随后的6-12个月中再接种1剂。
什么人群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不仅仅是婴幼儿,还包括如下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在我省,乙肝发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预防乙肝必须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学龄儿童及成人乙肝疫苗补种”三大预防接种策略。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免费的,是国家免疫规划策略,监护人有义务执行。乙肝疫苗全程共接种3剂,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接种程序可简单的总结为三个数字:(0,1,6)。
学龄儿童或成人补种前应该先去医院进行抗-HBs检测或乙肝5项筛查,如果检测结果抗-HBs≥10mIU/ml,不再补种乙肝疫苗;如果检测结果抗-HBs<10mIU/ml或为0,按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程序进行补种;如乙肝5项筛查结果,HBsAg(或HBeAg,或抗-HBe,或抗-HBc)阳性,不再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剂型和程序请您咨询接种医生。
炭疽病
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炭疽主要发生于食草动物,比如牛、羊、马等。人接触患炭疽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患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其次为肺炭疽和肠炭疽,还有脑膜型炭疽和败血型炭疽。炭疽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感染组织或器官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严重水肿,并同时引起全身毒血症状。
一、疾病分类
1.皮肤炭疽
皮肤炭疽呈痈样,周围组织坏死,皮下组织严重出现血性炎症和间质水肿。
2.肺炭疽
肺炭疽大多是由吸入炭疽杆菌芽胞所致,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支气管和纵隔淋巴结肿胀、充血和出血,可见大量病原菌。肺除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外,有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
3.肠炭疽
食用生的、未煮熟的肉或相应制品引起,肠炭疽的病变主要在回盲部,表现痈样病灶和出血性浸润。
4.脑膜型炭疽
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偶有原发性患者。
5.炭疽败血症
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病情会迅速进展而死亡。保护性抗原或荚膜保护病原体不被吞噬,或被吞噬而未杀死,相反可由吞噬细胞带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后再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
二、病 因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炭疽杆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入侵人体,繁殖生长产生毒素,最后致病。炭疽病主要是病畜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给易感人群。
在我国,全国每年炭疽发病人数波动在40~1000人。
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疫苗接种和广泛动物类医疗工作的施行,动物及人类炭疽病几乎消灭,但由于其芽胞抵抗力极强,可被恐怖分子用于生物武器,使该病有可能卷土重来。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20万。
三、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三种传播途径,分别是接触传染、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
四、好发人群:参与动物屠宰、动物饲养、动物制品加工等人群。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接触受染动物的实验人员。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比如艾滋病患者、免疫相关疾病患者。
恙虫病
恙虫病感染局部会出现不痒的红色丘疹、水疱,破裂后形成小溃疡,1~2天后中央坏死结成黑色焦痂,但恙虫病不同于炭疽病,它的焦痂多在腋窝、腹股沟、会阴、肛门处,可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全身性发疹。恙虫病的血清变形杆菌凝集反应是阳性,而炭疽病不是阳性。
肺炎链球菌肺炎
肺炭疽患者与肺炎链球菌患者均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高热等症状,但是在细菌性培养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培养出的是肺炎链球菌,肺炭疽培养出的是炭疽杆菌,可以以此鉴别。
猩 红 热
潜伏期,短者1天,长者12天,平均2-5天,多突然发热,不适、咽痛、恶心、呕吐、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黄白色渗出物。发热1-2天皮肤出现弥漫粟粒状丘疹,疹与疹之间无健康皮肤。面部充血潮红,口周苍白圈,杨梅舌。皮疹多在2~5天后消退,继而有脱屑,重者脱皮可历时数周。
少数病人可并发心肌炎、心内膜炎,病程后期并发急性肾炎较常见。个别病人也有并发关节炎或中耳炎等。
根据临床表现猩红热可分为普通型猩红热、轻型猩红热、中毒型猩红热、脓毒型猩红热及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
(1)普通型猩红热在流行期间占95%,起病急骤,主要症状有发热、咽峡炎、草莓舌等,发病1~2d内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亦可呈“鸡皮疹”或“粟粒疹”,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即巴氏线),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2~5d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一周皮肤有脱屑或脱皮,呈糖屑样或片状,历时3~5周。
(2)中毒型猩红热见于严重A群链球菌感染,表现为严重的毒血症,可出现深部软组织感染、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极高(达30%~80%)。
(3)脓毒型猩红热以严重的化脓性病变为特征,咽峡炎明显,可有坏死及溃疡,咽部炎症常向周围组织蔓延,引起邻近器官组织的化脓性病灶或细菌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及迁徒性化脓性病变。
(4)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其皮疹首先在伤口周围出现且明显,然后遍及全身,常无咽峡炎。
布 鲁 氏 病
接触性布鲁菌病又称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皮炎、布病、地中海热、马耳他热、直布罗陀热、布氏杆菌病、波状热等。其是由布鲁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起病可急性暴发或缓慢发作,临床以发热、肝脾大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伴有皮疹,多见于兽医或与布氏杆菌感染动物接触的人。本病的治疗以抗组胺药物和抗菌素为主,辅以局部止痒治疗。治疗效果较满意,可以治愈,但是部分患者会复发,患者应进行一年期的复诊。
一、疾病分类
布鲁菌是一种革兰阴性需氧球杆菌,在牛、羊、猪中广泛传播,可引起母畜流产。根据生化反应与血清试验可分为羊型、牛型和猪型,其中羊型对人类有高度致病性,猪型和牛型次之。
二、病 因
接触性布鲁菌病的主要病因就是感染了布鲁菌,布鲁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常定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细胞内。主要在肝、脾、骨髓、淋巴结内繁殖,形成肉芽肿性组织反应。人与病畜、带菌的牲畜直接接触,或食用被病畜污染的牛奶及乳制品,或食用未经煮熟的病畜肉类均可被传染致病。对布鲁菌抗原具有高敏感性、幼儿、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可能是此病的诱发因素。
三、主要病因
人与病畜、带菌的牲畜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尤其是有皮肤伤口的地方更容易感染。
经消化道感染
食用被病畜污染的牛奶及乳制品,或食用未经煮熟的病畜肉类。
经呼吸道传播
吸入布鲁菌在空气形成的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此方式传染较少见。
四、好发人群
兽医、屠宰场工人、牧区饲养者,这类人群接触到感染布鲁菌动物的可能性较大。食用未经消毒的肉制品或乳制品者。若肉制品或乳制品未严格消毒,可能留有布鲁菌,继而导致人体感染布鲁菌。经常去疫区极有可能暴露在有布鲁菌的环境中,从而患病。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患有某些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等,因免疫能力的降低,致使机体抵抗布鲁菌的能力减弱,较易感染。
疟 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发展中国家,是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并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全世界91个国家均有发现。在可以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120多个种属的疟原虫中,只有6种可以常规感染人类。
一、疟疾的易感因素和保护因素
二、症 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三、分 类
1.恶性疟原虫。
2.间日疟原虫。
3.三日疟原虫。
4.诺氏疟原虫。
四、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五、治疗
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传染源控制(疟原虫携带者)和媒介防制(按蚊)是疟疾防治的重要手段。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一、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鼠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钩体能通过疫水传播,因此是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重点检测传染病之一。
二、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途径
三、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
该病一般起病急骤:
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
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疽、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
晚期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
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败血症和脏器衰竭并危及生命。
四、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1.在收割谷物前排干稻田中的积水,以减少劳动时接触疫水的机会;
2.使塘水尽量曝露,利用太阳照射杀灭部分钩端螺旋体;
3.对污染的水源或积水,可用漂白粉或其它有效药物进行喷洒消毒,用草木灰、石灰氮、生石灰消灭病原体;
4.在进行与疫水接触的劳动时,不要打赤脚,尽量穿着长袖衣、长裤、防水鞋或长筒靴,并扎好袖口裤口,防止皮肤破损,减少感染机会。
新 冠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如中国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三、什么是无症状患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就是指虽然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是阳性的,或者血中新冠病毒特异性的IgM抗体是阳性的,但是患者缺乏相关的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以及肺部炎症等体征,在临床上比较难以鉴別。
四、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一)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二)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三)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四)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五)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五、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
六、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一)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三)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四)积极参加全民核酸,异地返乡及时报备。
(五)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丙类传染病
流 感
流感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我们通常对流感很熟悉对流感知识可能不是很了解,此病不仅危害人类,对动物的危害也很大,严重时甚至还会使大量动物死亡,所以我们要积极呼吁对流感知识的宣传及预防。
一、流感知识的预防
1.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2.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和外出归来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手要彻底洗干净;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3.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4.家里的门窗要定时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每天不少于2小时。
5.当阳光普照时,被褥要在太阳下暴晒2小时左右,起着杀菌作用,每星期不少于1次。
6.每天注意饮食均衡,要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白开水,适当吃些水果,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休息时间,减轻压力。
7.保证足够的睡眠。
8.到公共场合,尽量戴口罩。
9.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物品应该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消毒。
10.可注射流感疫苗,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1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掩上口鼻,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12.如果感觉不适,应该尽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曾经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
二、流感注意事项
1.隔离患者。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2.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早期(起病3天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大多数能有效改善症状。病程已晚或无条件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可对症治疗,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偶而可以致死。
手足口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手 足 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而做好儿童个人、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手足口病传播能力强,幼儿一年可多次感染。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传播方式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染源,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或经口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传播。四季均可发病,一般3月份逐渐增多,5-6月可达到高峰,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极易造成暴发流行。
3岁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由于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很多,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免疫力,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不会获得终身免疫。所以幼儿一年有可能被多次感染,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尚无预防疫苗,讲究个人卫生是关键。由于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又没有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教育公众认识手足口病,讲究卫生,加强管理。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应开始于早春疾病尚未流行时,加强监测,发现早期病例,早隔离,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①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②家长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③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④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⑤在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