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制度】山师附中台儿庄分校体育教学与课程管理制度
山师附中台儿庄分校体育教学与课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健康第一" 教育理念,构建 "五育并举" 育人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培养运动技能与终身体育意识,强化团队协作、规则意识与抗压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条 制度依据
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4 年修订版)》《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2023-2030)》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实施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锻炼、校内外体育竞赛及体育特长生培养等相关工作,适用于全校师生及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使用。
第二章 课程体系构建
第四条 课程设置标准
(一)必修课程
1.课时标准:每周 3 节体育课(含 1 节理论课)。
2.教学内容:
1.基础体能模块:田径(跑、跳、投)、跳绳、柔韧训练
2.运动技能模块: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基础项目。
3.健康理论模块:运动生理学基础、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预防。
(二)选修课程
1.实施时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开设。
2.模块设置: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定向越野等专项课程。
3.选课机制:实行 "三选三" 模式(选项目、选教师、选时段)。
第五条 教学实施规范
(一)特殊天气预案
1.建立分级响应机制:
1.轻度污染:开展室内操、体育游戏。
2.重度污染:实施体育理论教学或健康讲座。
3.极端天气:启动线上体育教学方案。
(二)课外活动体系
1.每日锻炼计划:
1.晨间:20 分钟阳光跑操。
2.课间:15 分钟微运动(眼保健操 + 广播体操)。
3.课后:45 分钟自主锻炼(含社团活动)。
2.家庭体育作业:
1.周末:30 分钟综合体能训练(跳绳、仰卧起坐、平板支撑)。
2.寒暑假:定制个性化锻炼方案(含亲子运动项目)。
第三章 教学安全保障
第六条 课前准备规范
(一)教师职责
1.落实 "三查制度":
1.场地安全检查(单杠稳定性、跑道平整度等)。
2.器材安全检查(球类气压、器械螺丝紧固度)。
3.学生健康筛查(建立特殊体质学生档案)。
(二)学生规范
1.着装要求:运动服 + 运动鞋,禁止佩戴金属饰品。
2.健康申报:课前报告身体不适情况。
第七条 课堂实施规范。
(一)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15%):动态热身 + 专项准备活动。
2.基本部分(75%):分层教学 + 个性化指导。
3.结束部分(10%):静态拉伸 + 身心恢复。
(二)安全管理
1.高危项目管理:
1.器械体操:实行 "双人保护 + 教师巡查" 制度。
2.投掷项目:划定安全警戒区,实施 "指令式" 教学。
2.分组教学:每组不超过 12 人,指定安全监督员。
第八条 应急管理机制
(一)三级响应体系
1.现场处置:任课教师第一时间实施急救措施。
2.校内救援:启动校医 + 应急小组联动机制。
3.医疗转介:开通绿色通道对接定点医院。
(二)保障措施
1.配备标准:每片运动区配备急救箱、AED 设备。
2.培训机制:每学期开展 1 次急救技能培训。
3.演练制度:每学年组织 2 次应急疏散演练。
第四章 师资与设施管理
第九条 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业发展
1.培训制度:每学年参加不少于 40 学时专业培训。
2.教研机制: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每学期组织教学观摩。
(二)考核评价
1.工作量核算:包含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竞赛指导等。
2.绩效评价:建立 "教学质量 + 学生发展 + 科研成果" 三维考核体系。
第十条 设施设备管理
(一)器材管理
1.建立 "一物一档" 管理制度,实行电子台账管理。
2.危险品管理:铅球、标枪等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二)场地使用
1.分级管理制度:
1.教学时段:优先保障体育课教学。
2.课余时段:实行预约登记制。
3.开放时段:落实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第五章 评价与竞赛体系
第十一条 学生评价机制
(一)多元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30%):课堂表现 + 进步幅度。
2.体质健康评价(40%):BMI 指数、肺活量、耐力跑等 10 项指标。
3.技能达标评价(30%):专项技术考核(篮球变向运球、足球定位球射门等)。
(二)发展性反馈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电子档案。
2.每学期发布《体育发展报告》,提出个性化提升方案
第十二条 竞赛体系建设。
(一)校内竞赛
1.基础赛事:春秋季田径运动会、"校长杯" 球类联赛。
2.特色项目: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定向越野锦标赛。
(二)校外竞赛
1.建立 "校 - 区 - 市" 三级参赛机制。
2.特长生管理:赛前进行专项安全评估,购买专项保险
第六章 质量保障与改进。
第十三条 督导机制
(一)建立 "三维督导" 体系:
1.行政督导:教务处每月教学常规检查。
2.专业督导:学科专家每学期教学视导。
3.社会督导:家长委员会参与课程评价。
第十四条 持续改进机制
(一)数据驱动:建立体育教学质量数据库,实施动态监测。
(二)制度更新:每年修订制度,经校务委员会审议后公示。
(三)资源整合:与体育院校、社会俱乐部建立合作机制。
附则:
本制度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和学校发展需求进行修订完善。
审议后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