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制度】山师附中台儿庄分校集体教研制度(草案)

作者: 来自: 时间:2025-09-25

山师附中台儿庄分校(枣庄二中)

集体教研制度(草案)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营造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特制定学校集体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按照集体教研、资源汇聚、讨论吸收、经验共享”的备课思路,营造教学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不断提高教研教学水平,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总体目标

教研组、备课组通过集体教研,形成适合本校本学科教学实际的学历案(学练案),供全体教师学习与借鉴,实现“以强带弱,以老带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目标,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三、机构建设

成立集体教研领导小组

  长:张卫普

副组长:刘明辉

  员:杜钦刚 陈阳 刘会娟 教务处 督导室

年级主任、教学副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成立学科教研和备课组,选定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集体教研由各学科教研组长主导,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建立学科微信群,便于讨论交流,上传资料。

四、集体备课要求

(一)制定备课方案

学期初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召集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制定集体教研计划及方案,建立健全学科集体教研制度,按照学校统一设定的时间地点开展集体备课

(二)确定主备教师

学科备课组长首先要了解本学科内所有教师的基本信息,在学期开学前,制定学科集体教研计划,明确分工,确定学科主备教师。在集体教研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三)布置备课任务初备

学科备课组长根据学期学科集体教研计划,至少要超前一周布置具体备课任务,填写下一周《集体备课周计划表》,每周五上午12:00前将《集体备课周计划表》发邮箱:jtbeian@163.com(统一命名为:2025年第X周高XX学科周计划表)。教学干部、备课组帮包干部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根据《集体备课周计划表》深入备课组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学科备课组长安排主备教师提前备课,备案,同时把任务上传到学科群,要求同组的每一位教师看到任务后进行初备。备课要遵守课标,明确教学方向遵循教材,夯实必备知识尊重教参,优化教学设计

(四)形成集体备案(二次备课

各备课组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每周开展1-2集体教研活动。集体教研活动,先由主备教师以说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预案,然后学科备课组讨论、交流,提出修改意见。集体备课需聚焦“课程标准”、“解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考点衔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破”、“学习目标设定”、“教学方式方法”和“分层作业”等环节。集体备课要细化教学流程,每个备案都要对接高考,筛选近3-5年高考真题融入备案中,要主动渗透高考思维。主备教师结合备课组讨论的意见,对备案重新修改,形成最终集体备案,发给备课组长再次审核后发布在备课组群中。同时,备课组将一周的集体备案电子版在集体备课结束一天后发邮:jtbeian@163.com(统一命名为:2025年第X周高XX学科周备案)。

(五)形成个案(三次备课

三次备课形成“个人教案”,是走进课堂前的最后一次备课,是充分体现教师个性化教学艺术和能力水平的备课形式,也是体现教学“加减法”(结合学情调整难度和容量)的重要环节,原则上是一课一案,既作为教学检查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是职称评审上报的原始材料。

“个人教案”的主要环节一是“补充”,即结合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对上一节课存在的问题或未完成的内容进行补充;二是“调整”,结合学情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调整,也即进行相应的“加减法”处理;三是“规划”,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规划与安排,此为个人教案的重点;四是“反思”,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补充”提供依据。

(六)课堂教学实践

学科组教师运用三次备课后形成的个人教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推进课堂革命,落实素养导向“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重构课堂生态“教师表演”为“学生表现”,强化能力培养“双基为本”为“素养立意”,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课后要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自己的典型教学案例

五、具体职责

(一)主备教师

1.主备教师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做好大单元设计,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

2.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体现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行之有效,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课内外作业的设计适当,教学评价手段多样。

3.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具;搜寻、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4.主备教师的备课发言和编制的教学设计,是个人能力、学识的具体体现,必须精心准备,不得完整抄袭他人的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

(二)参备教师

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研究高考试题,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难点,做到宏观上把握全册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所领受的任务。

2.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研究主备人的教学设计理念,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三)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1.学科教研组长和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是集体教研的牵头人和第一责任人。要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带好头。制定学科组集体教研计划,分配和落实备课任务,协调备课进度,组织集体研备活动,审核备课成果,做好集体备课记录表的记录和反思总结,确保集体教研各项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

2.集体教研的要义在于同伴互助,群策群力,凝聚智慧,分享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专业成长。因此所有教师都要端正态度,刻苦钻研,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深入研讨,畅所欲言;彰显备课组精神,体现集体智慧。在实践中做到备、教、学、评保持高度一致。

(三)中层干部及帮包校长

学校中层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承担、认真完成集体教研任务,踊跃参加集体研备活动。作为行政干部联系相关学科教研组,帮包校长,做好协调、指导工作。

(四)年级干部

各年级要把集体教研工作纳入本年级常规重点工作,承担集体教研的直接领导责任,协同教务处、督导室抓好集体教研工作的落实。年级主任负责审定各备课组的学期备课计划,确保其科学性与可行性;定期检查集体备课出勤率,对备课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活动有主题、有记录、有实效;监督备课成果的落实,重点评估学历(练)案、作业、周练试题的质量及统一性,每月听取一次备课组长汇报;将集体备课成效纳入教师及备课组的学期考核,与量化、评优树先挂钩,对优秀备课组予以表彰。联系学科备课组,积极主动做好集体教研的服务、检查、指导等工作。

(五)教务处、督导室

教务处要定期对集体教研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集体教研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督导室深入备课组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同时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主备人备课质量(教案、学历案(学练案))等。各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记录表要按时上交,集体备课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考核与评价

(一)严格考核制度

备课组长负责本组教师集体教研的具体落实,确保备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实施,备课实行签到点名制度,任何人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席。

严格遵守备课组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提前2-3分钟到达备课室,做好准备工作。确因特殊情况(如公假、病假、急事)不能参加者,必须提前向备课组长履行请假手续,事后应主动了解备课内容,补交个人意见。每无故缺席一次,扣2分并通报批评;病假扣0.5分;事假扣1分;提前早退每人次扣1分。

备课期间,自觉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状态,非必要不接打电话、不玩手机、不处理与备课无关的事务(如批改作业、闲聊等)。保持备课室安静,避免高声谈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发现玩手机每次扣2分,接打电话每次扣0.5分,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每人次扣0.5分。

教研活动考勤情况还和学校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直接挂钩。各年级负责对各年级备课组教师集体教研的考核、量化。教务处负责对各年级组织集体备课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确保集体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定期进行业务检查

学校分管校长教务处课程中心、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要根据教学规律定期对集体备课和教师个性化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作为对教师过程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各年级及教研组要1-2周对本年级教师备课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量化备课检查标准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达成的措施,教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教学目标是如何完成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有分散难点、突破重点的方法,师生活动是否明确具体,是否注重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是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去设计。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

(三)收集整理资料

集体教研讨论后形成的教学设计,写在备课本上,可以作为业务检查或职称评审时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教师个人每课时的备课和教学反思)。每月月末,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收集本月三个年级本学科组集体备课的相关成果(集体备案、学历案(学练案)、课件、分层作业设计或限时练等),打包发教研组长群和jtbeian@163.com(统一命名为:2025年X月高XX学科资源包)。教务处安排专人,对各备课组上交学科资源情况进行统计、公示。结果作为学期末对教研组和备课组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务处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