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月查时间
采用定期检查,即每月的最后一周;不定期检查,即针对上月检查情况,有针对性对工作不力或工作滞后的教师随时抽查。
二、检查内容
1.教学计划、课程纲要执行情况
2.教师备课及听课记录情况
3.学生作业布置、批改情况
4.单元清测试及质量分析情况
5.教师业务学习情况
三、检查方法
(一)材料检查
根据学科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时段内的执行情况。
1.教学计划:学科课程纲要,学科教学进度。
2.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学历案及备课教案,教学反思,学后反思及二次备课。
3.作业布置、批改情况:语文、数学、英语、艺体、科学、道德与法治作业。
4.单元清:单元请的批改情况,单元或期末学科质量分析。
5.理论学习笔记:老师的业务学习记录情况。
6.听课记录:按教育局要求每周每位老师听课不少于2次的标准检查。
(二)检查标准
1.学历案:
①书写是否认真。②内容是否具体,每课时不少于300字。③学后反思、教学反思是否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简单。④二次备课是否充实、实用。⑤是否用“三六五”教学模式。⑥是否有雷同备课。⑦“教-学-评”一致性落实情况。
2.作业
①学生书写是否认真、工整、规范,把作业分为优秀、中等、差三部分,优秀率为80%每低于一个百分点扣1分,差作业不得超过5本,每超过1本扣1分。
②老师批改是否认真,复批是否及时,漏批一次扣1分,漏复批1次扣1分。
③查清作业本份数并做好记录,少1本扣1分,是否整洁,乱涂乱画脏1本扣1分。
④作业跟上进度,每少1课扣1分。
⑤数学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语文作业跟上进度,每少1课扣1分。
⑥重点查看作业质量,是不是“真作业”,有没有学生批改现象,有学生批改的直接定为本级部最低分。
⑦有没有粗略批改现象,有的话根据情节扣3—5分。
⑧作业没有最低分,按照以上要求,扣完为止。
3.听课记录:①记录是否详细、次数够不够,次数不够每少一次扣2分。②重点看简评和总评,是否有实用性,是否能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的成功的教学策略和失败的教学策略;③改进意见,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应当如何改进;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适当的选择教学策略等。④讲课老师的姓名、时间、课题、听课评课项目等必须填写完整。⑤检查时,一方面是书写质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听课点评,是不是“真听课”。
4.记录:①书写是否认真。②内容是否充实。③项目是否齐全。
5.四清:①批改是否认真。②是否全批全改。③是否有订正,有复批④是否有分析和封皮
检查时,根据以上标准,先把同年级同学科老师的常规材料分为三个等级A、B、C,A占30%、B占40%、C占30%;然后根据等级打出分值A(92—95)、B(89—91)、C(85---88),打分时不要保留小数点。(根据检查实际情况等级比例可以上下浮动10%))
四、结果运用
常规检查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采用百分制量化评分,期末绩效考核时,将常规检查平均分按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计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