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台儿庄区实验小学综合、专项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路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定位
(一)办学理念:“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内涵:以此为理念引领全体师生把个人的理想、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全体教职工的所有工作都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全力发展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和快乐,富有创新精神,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
(二)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求实:主要讲求学要勤奋努力。要求珍惜时间,坚持不懈,好好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工作作风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创新:主要讲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德:主要讲做人要朴实正气,要求脚踏实地,遵道而行,厚德载物。树人:主要讲天天向上,品行端正,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师生要自觉实践、弘扬校训,以好习惯培养铸就良好品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三)校风:“严谨 和谐 开拓 向上” 。“严谨”是指教师教风严谨,工作一丝不苟,学生学习认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谐”是指学校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融洽的师生关系。“开拓”是指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具有进取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向上”是指全体师生阳光快乐,天天进步,不断向前。
(四)学校概况: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和教学示范校,共有本部、泥沟校区、西关校区和顺河校区四个校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达100%。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78人,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68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四)办学特色:一是“三六五” 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色,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为引领,致力于“高效课堂”研究。二是“特色作业”,推出“自主+专题+假期+综合”的特色作业模式,扎实推进“早诵诗、午习字、晚读书”活动和“口算练一练”活动。三是科技创新品牌特色,成立科技创新团队,下设水火箭社团、动力火箭社团与航模社团。四是古城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依据地方优势,开展古城小报童、百名儿童画古城、报纸义卖救助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古城文化走进校园。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整体目标
坚持高位均衡发展工作追求,实施精细化管理方式,丰富并提升“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办学理念,以“规范、质量、品牌”为主题词,抓实课堂教学研究和德育研究两大主线,着力优秀团队培养,致力幸福课堂研究,协力学校特色发展,聚力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实小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和现代化进程。通过五年努力,将学校打造成管理机制健全、教育质量突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特色凸显的省级名校。
(二)重点目标
希望成为园林校园、科技校园、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是学校新五年发展的目标愿景。学校新校区,我们着力建议政府早日启动。传承并提炼学校校训,丰富并提升办学理念,化困难为机遇,强内涵促发展,高标准、高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谋求学校新的发展。
三、学校发展举措
(一)加强党建领航作用。学校党建工作以学习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历届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以规范党建工作为着力点,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二)努力增加教师编制。由于缺编严重,学校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力争用五年解决学校缺编问题,以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精心打造“朴实、真实、扎实”、“正气、大气、灵气”的智慧型教师队伍,加强师德修炼,磨砺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无私的奉献精神、扎实的课堂教学、上乘的教学质量”成为我校教师的价值追求,以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四)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不懈推行“三六五”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四清”管理,落实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形成德育特色文化。通过五年努力,使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自觉在学科中进行德育目标的落实,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营造健康、和谐、诚信、进取的校园风气,形成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
(六)发展壮大品牌特色。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特色作业、古城文化、竹竿舞等特色项目课程化建设,在普及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特色,努力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