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专栏 > 博采众长

上海案例|“住所云”一云观万家便利化助力行天下

来自: 时间:2021-12-06


一、工作背景

随着对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等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的推出,注册登记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住所登记方面一直较难突破。究其原因,在于房屋类型多样、转租授权不清、合同签署不明等,可谓是“千房千态”,难以将住所证明材料标准化、统一化。徐汇区44个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以及分布在235条马路上的近9000户沿街商铺,涉及住所材料更是各式各样。为便利楼宇园区入驻企业的登记备案业务,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提交材料,徐汇区将“数字化”融入“住所登记领域”,打造“住所云”平台,对各类住所载体基础材料的备案、变更流程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实现基础住所材料“一次备案、重复调用”,大大提高市场主体准入效率,切实增强企业的满意度、感受度和获得感。

二、主要做法

一是逐步推进,科学优化,设立住所信息归集新模式。“住所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面对住所登记这块横亘在便利准营之上的硬骨头,徐汇区从2020年起,就着手分步推进。2020年,全区5万余户市场主体按载体逐个进行分类,“住所云”的前身“住所库”诞生了。2021年1月,随着《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营商服务能级的若干措施》的发布,“住所库”进一步升级优化,摇身一变为“住所云”,“数字化”成为“住所云”平台的关键词。6月,《“住所云”建设运行工作方案》出台,对“住所云”建设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以及推进安排进一步加以明确,为“住所云”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二是主动对接,积极引导,跑出住所信息归集新速度。通过主动对接全区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园区、沿街商铺等管理方,对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归集,统一汇入“住所云”;聚焦宣传动员,依托区局微信公众号、功能区公司等线上线下渠道,大力宣传“住所云”,扩大政策知晓面,鼓励、吸引商务楼宇、园区等加入“住所云”;加强部门联动,依托各街镇及市场监管所,进一步提高商务楼宇、园区及沿街商铺的“住所云”入驻率,实现每个街道至少1条路段纳入沿街商铺“住所云”。“住所云”入库对接有专人负责,第一时间将入库申请材料整理、归集、扫描并上传入“云”,做到“归集一幢,扩大一幢”,实现材料审核再提速。“住所云”审核通过的材料,成为格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住所信息,实现了“一次备案、多次复用”。

三是入“云”便企,“一库通办”,再造准营办理新流程。“住所云”平台设立以前,入驻楼宇园区的企业办理登记备案时,需要提交少则产权证、租赁合同两份,多则竣工备案证、平面图等十几份住所信息材料,由于政策信息不对称,企业徒劳而返、反复跑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现在,通过将“住所云”嵌入至行政服务中心综窗受理系统,工作人员可点击受理页面的“住所云”按钮,一键查询已归集的所有载体住所信息。凡是在这些载体内入驻的企业,在办理市场监管领域各类证照时,无需重复提交已备案的基础住所证明材料,凭有效租赁合同即可注册登记,真正做到“一库通办”,为楼宇和入驻企业一同“减负”。

四是多端开发,互联共享,打造精细化治理新工具。“住所云”通过多端口开发,即同时开发审批端口、物业端口,并在技术成熟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所监管端口和营商服务机构端口,实现楼宇住所资源从信息录入、审核到企业服务、监管的全流程、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审批端,审批机关可以标准化、规范化、电子化住所登记材料,也可以实现与监管端互动;物业端,楼宇物业可以实时掌握楼宇内企业的入驻情况,并将楼宇企业更替情况与审批端共享,及时扫除“僵尸住所”,避免对后续新设、变更和入驻的企业造成障碍;监管端,市场监管所通过充分利用“住所云”汇集的企业数据加强对楼宇企业的动态监管,实现线上、线下监管的统一融合。

三、工作成效

一是提升营商服务水平的“新撬杆”。“住所云”平台的搭建,为商务楼宇、园区、商业综合体、沿街商铺等基础住所证明材料建立了电子档案,通过住所(营业场所)基础材料的复用,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目前,已有港汇大厦、徐家汇国际大厦、美罗大厦等34幢楼宇、园区入驻,超过400余户企业仅凭租赁合同完成住所相关登记,可惠及企业1000余户。未来,徐汇区将持续扩充“住所云”数据池,推动跨部门合作,借助区商务委、各功能区等部门的载体管理优势,进一步提高商务楼宇、园区及沿街商铺的“住所云”入驻率,同时,拓宽“住所云”应用范围,将“住所云”打造成为全区住所信息的“数据中台”,企业在徐汇区办理12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时,将无需提交“住所云”内住所证明材料。

二是实现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的“稳基石”。住所信息的千房千面、无法统一一直是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的难点和堵点。“住所云”平台将基础住所证明材料归集入库并实现动态管理,电子化、规范化基础住所信息的不断复用,实现申请材料进一步压减、住所登记愈加规范,为适用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打下基础。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有望从集中登记地址,拓展到所有入库地址,进一步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

三是推动“两张网”数据治理的“助力器”。“住所云”围绕住所载体,形成政府部门服务和监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以“住所云”为载体,将审批机关、产权人(物业)、营商服务机构、市场监管所紧密联系,做到各方对企业住所总数清晰、动态监控,实现更加精细化的城市治理,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下一步徐汇将继续加强“住所云”场景开发建设,在试点楼宇端口开发建设基础上,全面推广入驻楼宇多端口互联、多场景应用。持续完善审批端口、物业端口、监管端口和营商服务机构端口的数据管理、信息流通机制,形成审批与监管信息互通互联以及跨部门的业务协同,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实现对住所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城市精细化治理,助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